在今年的贵州省两会期间,省人大代表毛洪毅向大会提交了一系列重要建议,旨在强化茶科技、赋能茶产业,并加强全省茶叶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,以推动贵州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茶科技是解决贵州茶产能过剩的关键,加大对茶科技研发的投入,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茶叶种植、加工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,比如茶食品、果酱拼配茶等各种茶饮料,让茶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,加强茶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,能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赋能茶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,鼓励和支持茶企进行品牌建设、市场拓展、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工作,有助于提升贵州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。同时,加强茶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,如旅游、文化等,有助于拓展茶产业的发展空间。
在茶行业辛勤耕耘了十八个年头的省人大代表毛洪毅,任职于凤冈县苏贵茶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,同时他还是一名中级评茶员。多年来,他始终致力于推动农民参与种茶制茶,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,力求将贵州茶推向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市场。
毛洪毅代表深知农民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,因此他积极带动农民参与种茶制茶。他通过组织培训、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,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,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。同时,他还鼓励农民创新种植模式和加工工艺,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茶叶产品,满足市场需求。
毛洪毅的努力和付出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人们对饮品的品质、口感和健康需求也在不断提升,新茶饮融合了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,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多样化的口味、丰富的配料和时尚的形象受到消费者的青睐。就这样,全国新茶饮的消费市场规模破千亿,并在近几年内持续扩大,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贵州茶园面积超过700多万亩的庞大规模,在茶产业领域一直处于中国的第一方阵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由于产销之间的失衡,贵州茶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。
在这种情况下,新茶饮的崛起为贵州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契机。新茶饮以其创新的产品形式、多样化的口味和时尚的消费体验,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。贵州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优质的茶叶品质,具备发展新茶饮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因此,贵州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,积极推动新茶饮产业的发展。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,加大对新茶饮产业的扶持力度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茶饮产品。同时,还可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,提高贵州新茶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此外,企业也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,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,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水平。同时,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,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新茶饮品牌,提升市场竞争力,积极推动新茶饮产业的发展,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。(来源:贵州茶叶交易中心销地中心)